一場雙11的盛會,揭開了全民購物狂潮,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購物節(jié)日里,我們可以看見設立在水立方天貓巨大電子屏不斷跳躍的交易數字,10億、571億、700億、912億一次次震撼著人們的“小心臟”。
其中母嬰品類的銷售增長速度,仿佛坐過山車一樣大跌人們的眼睛。據悉,花王、愛他美、諾優(yōu)能、妙而舒、好孩子、貝因美、惠氏、司瑞康、御寶、雅培等母嬰用品,占據了天貓母嬰品類前十名銷售榜單,其中母嬰品類產品的天貓國際銷售占比高達4成。
在這場全民購物的大Party里,母嬰品牌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剁手黨亦玩得不亦樂乎,但是問題來了,母嬰品牌商家的快遞速度怎么樣呢?
全球嬰童網(www.bluek.cn以獨特的視覺,為您慢慢剖析母嬰品牌商家物流供應鏈的短板所在,順便問一句雙11狂歡過后,母嬰品牌商家物流供應鏈還好嗎?
物流反應速度決定用戶體驗
物流是各大電商制勝市場的法寶,同時也是母嬰品牌商家線上銷售的基礎。消費者無法透過屏幕感受到產品的品質,卻能通過物流反應速度決定是否繼續(xù)購買。
用戶體驗的好壞,物流是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各大母嬰品牌商家銷售業(yè)績的基礎,如果物流反應速度跟不上產品銷售,就會造成配送不及時或無貨空掛等情況。
雙11過后,各大快遞公司都會出現爆倉情況,如果母嬰品牌商家不合理去安排好,那么消費者極差的用戶體驗,就會影響母嬰品牌商家的銷售業(yè)績。
倉儲問題仍是母嬰商家的痛點
雙11前商家備滿很多貨,這些貨分散在各個倉庫里,等待雙11到來后,讓消費者一掃而空。但目前母嬰商家的倉儲比較薄弱,沒有形成體系化,大多數仍需要借用天貓、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倉庫。
然而隨著日漸膨脹的電商業(yè)務面前,倉儲能力已經漸漸難以應付如此巨大的消費市場,導致多數母嬰商家因在集中時間備貨發(fā)貨,出現了倉儲儲備能力下降、發(fā)貨時間降低等情況,如果母嬰商家不及時去安排好貨品倉儲,就有可能出現備貨不足、發(fā)貨延遲等情況發(fā)生。
貨源供應鏈不足
貨源供應鏈不足一直是母嬰商家亟需解決的問題。
上游貨源是決定母嬰商家產品的品質以及銷售業(yè)績增長,但目前母嬰商家的大多數貨源是通過海外買手構成,這些貨源的品質難以辨認,往往賣給消費者之后,有可能會出現集體投訴退貨等情況。
這些年看似如火如荼的母嬰垂直電商,卻頻頻遭受消費者投訴,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上游貨源問題沒有解決好,導致消費者屢次購買到假貨。而這些假貨多數是從海外市場流進來的,始作俑者就是母嬰商家。
如何做好貨源供應鏈,讓好產品實實在在的送到消費者手里,是母嬰商家應該思考的問題。
每年雙11購物狂潮總能帶給我們驚喜,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物流反應速度慢、倉儲能力薄弱以及貨源供應鏈不足等問題仍然是母嬰品牌商家的短板所在。
所以,今年雙11的盛會,母嬰品牌商家所愁的不是銷售業(yè)績,而是后方的物流供應鏈是否能承受,反應速度是否夠快,用戶體驗是否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