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門店不是沒有產品,反而是產品太多,我認識一個連鎖店的老板,經常見到我就說自己沒有賺到錢,賺到的都是庫存,庫存中還有很大的比例是滯銷庫存,年年賺錢,年年見不到錢,第三次和我說的時候,我說你把你總的庫存數(shù)據(jù)分析下,按照年份、品類、季節(jié)、動銷比,越細致越好。
他利用3天時間做好了分析后,把自己嚇一跳,不用人教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奶瓶3個一線品牌,3個獨家品牌,洗護1個一線品牌3個獨家品牌,服裝3年前的庫存占30%庫存。
后來他調整下了整體庫存從600萬下降到400萬,白撿了200萬回來。
做產品也是一樣的,不是見到利潤高的就要做,必須有個適合自己市場的產品規(guī)劃,適合自己銷售的庫存規(guī)劃,減少重復的產品,減少你“看不見”的產品。
例如奶瓶,一個一線的牌子是你不得不做的,另外獨家主推的必須是一個轉一線牌子的,一個是和另外一個完全不同風格的。一個品牌里面有40個單品,有特色最多只有5個,門店有必要40個都上嗎?
產品精細化時代,管理更加需u了要精細,精挑細選上產品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