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又出事了!繼今年3月通報假冒雅培、貝因美奶粉事件后,上海食藥監(jiān)局日前再次通告一起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犯罪嫌疑人劉某通過其掌控的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將庫存過期的276噸新西蘭產“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銷往全國各地。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查扣涉案產品109.2噸,但仍有166.8噸過期產品下落不明。經查證,為減少對過期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的損失,上海嘉外前負責人劉某,通過南通華源飼料公司走賬形式,將庫存內過期的276噸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銷售給多家公司以及江蘇、河南、青海等下游經銷商,以批發(fā)和網店等方式售往全國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嘉外的控股股東為新希望集團投資的產業(yè)投資平臺草根知本。另外,草根知本總裁兼新希望乳業(yè)總裁席剛還是其個人股東之一。不過,出事之后,各方紛紛出來撇清自己的責任。但是,雖然草根知本以及新希望乳業(yè)方面多次強調,將過期乳制品非法銷售是劉某的個人行為,然而,作為投資方及控股股東的草根知本,對公司及公司個人未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這確實是草根知本以及新希望集團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一觀點,多位業(yè)內人士都曾表達過。
而就在各方推責之時,消費者都在憂心那些“下落不明”的166.8噸過期產品。這些過期產品被以批發(fā)和網店等方式售往全國各地,對消費者的健康帶來了威脅,也再一次傷害了消費者對奶業(yè)的信心。
事實上,自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后,奶粉安全問題從未遠離公眾視野。曾經被認為最安全的“孩子吃的”嬰幼兒奶粉連年曝光質量安全問題,“三鹿事件”后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心陷入低谷,很多年輕父母將目光轉向海外品牌。然而,洋奶粉也陸續(xù)成為安全事件中的主角,幾乎所有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主流洋奶粉品牌都未能幸免,都曾或多或少的涉及過質量問題。
不過,和洋奶粉相比,國產奶粉因為質量問題受到的傷害更大,造成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下降,而且這種趨勢目前還沒有停止的跡象,從大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蔓延,而且沒有那么快扭轉局面的可能。有一位國產奶粉企業(yè)老總見證了國產奶粉的“黃金十年”,也親眼目睹了國產奶粉陷入不被信任的尷尬境地,他曾跟我感慨:民族品牌奶粉的品質已經達到了世界級,完全有實力和洋奶粉一決高下,但就是消費者的信心太難恢復了!
目前,國內嬰幼兒奶粉的市場容量在800億元左右,預計5年之內會達到1000億元。隨著奶粉配方注冊制的施行,小品牌下半年開始逐漸退出,“假洋鬼子”也會消失,這些品牌將騰出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國產奶粉如果想得到這些市場份額,亟需重塑消費者的信心。
但國產奶粉重塑消費者信心的努力之舉,卻被一次次的奶粉安全事件所阻礙。奶粉行業(yè)之所以安全問題頻發(fā),很大程度上緣于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中存在著短板與漏洞?!度嗣袢請蟆反饲鞍l(fā)表的一篇評論員文章可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信心不是“強調”出來的,而是一個個貨真價實的品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jiān)管體系、一場場公開透明的治理過程樹立起來的。
嬰幼兒奶粉的“最嚴監(jiān)管”,需要監(jiān)管部門、企業(yè)、社會公眾齊心協力。監(jiān)管部門需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用毫不容情的行動、更加透明的機制,為消費者保駕護航;奶粉企業(yè)應做好質量把控關,生產好奶粉;消費者發(fā)現問題奶粉后,應該積極向監(jiān)管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