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嬰童網
招商
品牌
商機
展會
產品
企業(yè)
資訊
專題
視頻
店鋪
開店
經銷商
嬰童網首頁 > 母嬰資訊 > 健康防護 > 正文
家長將藥物劑量寫錯 幼兒園老師喂藥導致孩子藥物中毒
2016年11月18日 11:37來源于:成都商報湯小均 于遵素
分享:

楊楊家長誤將3.5毫升寫成35毫升

楊楊目前病情基本穩(wěn)定,正在進一步檢查治療

16日,綿陽當地網絡瘋傳“綿陽安州區(qū)實驗幼兒園老師給一名不到3歲的孩子喂藥時,錯把劑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導致孩子藥物中毒”。

17日,成都商報記者經過調查,發(fā)現真實情況系孩子家長在登記用藥劑量時,誤將3.5毫升寫成了35毫升。當記者給家長看了登記表后,一直認為是老師喂錯藥的父母表示,確實是自己寫錯了。但家長同時認為,老師沒有向家長復核,缺乏責任心。

孩子藥物中毒

父母稱“幼兒園老師喂錯藥了”

16日,《安州區(qū)實驗幼兒園 兩歲多托管幼兒被老師超10倍劑量服藥》一文在網絡傳開,稱“該幼兒園老師受小朋友楊楊(化名)家長委托喂藥,結果錯把3.5毫升的劑量喂成了35毫升,導致孩子嘔吐”。

楊楊母親朱女士介紹,因為孩子感冒,15日孩子奶奶送其上學時,帶去了鹽酸丙卡特羅口服溶液,委托老師喂藥。當天17時許,她接孩子放學時,發(fā)現孩子臉色不對,便向該班班主任高老師詢問,高老師表示沒給孩子喂藥。

“隨后,我找到生活老師取回藥,發(fā)現73毫升裝的鹽酸丙卡特羅口服溶液只剩下20毫升了。”朱女士說,她立即將孩子帶到四川綿陽市安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掛急診檢查,發(fā)現孩子心率高達190(正常人心率是110~120),主治醫(yī)生診斷為藥物中毒,需要馬上洗胃。

朱女士稱,給楊楊洗胃時,他們聯(lián)系到兩位生活老師,通過核實得知當天15時40分,生活老師蔣阿姨給楊楊喂了35毫升藥,孩子16時30分就吐了。

記者調查發(fā)現

服藥登記表上 家長寫的35毫升

幼兒園老師真給楊楊喂了35毫升的藥嗎?17日,安州區(qū)實驗幼兒園以及當地教育局均表示,老師確實給孩子喂了35毫升,但是,是家長自己親手在喂藥登記本上寫的35毫升。

喂藥的生活老師蔣阿姨說,“奶奶送來的孩子,拿藥給我們時說喂35毫升,當時我說是不是太多了,她回答說‘孩子媽媽寫了的’,并從藥瓶中拿出一張白紙寫的字條,明確寫了35毫升。隨后,她自己在服藥登記表上也寫的35毫升。”

隨后,該園園長張小帆拿出了《受家長委托幼兒在園服藥情況登記表》,以及孩子家長夾在藥瓶中的字條。記者看到,字條上寫著“陽××(化名楊楊)中午喝35毫升”。在登記表上,孩子奶奶登記的用量也是35毫升,并有簽字。

張小帆說,經過調查,老師在喂藥時,還專門找另外一名老師來將字條和登記表進行對比,確認了就是35毫升,“而且孩子奶奶在送藥時,老師詢問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

針對家長稱孩子在服藥后就出現嘔吐,張小帆表示,孩子并沒有嘔吐,而且下午吃晚餐時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吃了一碗稀飯和一個饅頭。

缺乏責任心?

幼兒園委屈:我們不是醫(yī)生

在記者采訪中,楊楊母親開始堅稱,自己絕對是寫的3.5毫升。孩子奶奶也表示,她在登記表上寫的是3.5毫升。隨后,記者將字條和登記表的照片拿給朱女士和孩子的奶奶辨認后,她們承認是她們寫錯了。不過,朱女士表示,即使自己寫錯了,老師們也缺乏基本常識和責任心。孩子父親陽先生也稱,“一個孩子怎么可能服用35毫升,他們?yōu)槭裁床唤o家長打電話核實”。

對此,張小帆覺得有些委屈:學校的老師不是專業(yè)醫(yī)生,不可能對藥物劑量做到非常熟悉。況且,也是按照家長紙條上的要求在操作。

安州區(qū)教育局的調查情況通報中稱,楊楊母親接孩子放學時,老師還問了是不是35毫升,朱女士先確認,但遲疑之后又說“好像是3.5ml,我忘了,有莫得啥影響?”蔣阿姨說:“我也不太清楚,你趕快找醫(yī)生問下。”楊楊母親說“我馬上帶她到醫(yī)院去看下”。

成都商報湯小均 于遵素 )
分享:
相關資訊
更多>>
  • 三天內
  • 一周內
  • 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