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找的代購,給孩子買的巧虎牙膏,10塊錢一管。但是聽最近剛從日本旅游回來的同事說,這款牙膏在日本起碼要賣到20多塊左右。不知道自己買的是真是假,價差這么大,想到是孩子用的,別冒險,還是扔掉了。”近日,經常網購海外商品的于女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近年來,海外代購母嬰用品成為許多媽媽的新選擇。不少購物網站都推出了母嬰用品的海外代購服務,產品豐富,讓人眼花繚亂。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更成為消費者海外代購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代購渠道不正規(guī)、代購產品多假冒偽劣、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專家指出,個人海外代購是一種新型商業(yè)模式,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風險,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來監(jiān)控網絡代購市場。
找到靠譜代購 消費者還須精明點
奶粉品牌是德國的愛他美,紙尿褲品牌是日本花王,輔食是美國的嘉寶米粉,學步鞋是日本代購來的耐克毛毛蟲鞋……這已經成為不少寶寶的“標配”。
毋庸置疑,國內母嬰用品的市場需求巨大。據業(yè)內人士估算,中國0歲至6歲的育兒市場每年大概有330億美元至440億美元的市場容量。事實上,一個家庭從母親孕期開始就進入到母嬰市場的強消費期,母嬰用品的品類更是包羅了保健品、防護服、孕婦裝、護理用品以及嬰兒奶瓶、童車、童裝、專用洗滌用品等。
各種母嬰電商平臺的海外代購已經鋪天蓋地,朋友圈、微博圈的代購刷屏也是媽媽們最愛看的內容。但當代購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yè)鏈,代購者成為一種職業(yè),代購早已不是“幫你買”這么簡單了。
怎么會一夜之間多了這么多“國際代購”呢?莫非身邊的朋友一夜之間全都移民國外了?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不少代購甚至從未出過國。很多中國顧客看到QQ顯示對方在某國,就信以為真,其實,QQ的歸屬地是可以修改的。還有就是手機中顯示來自國外的客服電話號碼,也不能說明對方就在境外,IP電話也是可以隨意修改顯示電話號碼。還有,一些假代購提供的超市小票并不可信,有的甚至是經過PS編輯處理過的。
對此,有多年網購經驗的呂小姐建議,“要學會看國外的官網,先看看國外的零售價格,尤其是奶粉和母嬰用品,不能貪便宜。還是要了解自己需要代購的商品。例如:你想買巧虎牙膏,你最好知道這個東西實際日元是多少錢,然后換算,如果哪個代購賣得比換算出來的價錢還便宜就不要看了,雖然可能是清理庫存,但誰愿意賠錢賣東西。最好要確定幫你代購的公司和個人的確是在國外定居和生活。還有建議物流全程追蹤。”
同時,有關專家建議,消費者需擦亮雙眼,保持理性的消費心態(tài)。在選擇母嬰用品時將產品質量作為選擇的第一依據,不能盲目地迷信外國產品。海淘母嬰產品優(yōu)先考慮口碑好、售后流程完善的商家。同時,消費者與商家交易時要索取海外購物票據、物流運輸和線上交易的憑據,一旦權益遭到侵犯時,還可通過這些有效的證據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游走“灰色地帶” 暗藏多重風險
代購,簡言之就是找人幫忙購買你需要的商品,這些商品或者尚未在國內上市,或者其價格比當地的劃得來,然后通過快遞發(fā)貨或者直接攜帶回來。
據了解,海外代購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模式,即海外代購平臺和朋友圈海外代購。海外代購平臺的運營重點在于盡可能多的吸引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賣家入駐。微信朋友圈代購是依靠熟人或半熟人社交關系從移動社交平臺自然生長出來的原始商業(yè)形態(tài)。
對于目前海外代購母嬰用品熱潮的根源,有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價格,很多國外品牌在國內購買價格比較昂貴,同等品牌通過海外代購的方式相對比較便宜;其次是消費者對于國產母嬰用品不是很放心。
母嬰產品海外代購,不管是通過購物網站代購還是找私人幫忙代購,都涉及商品進出口合法問題。一些代購量過大的私人代購甚至可能是一種走私行為。消費者選擇“海淘”、代購的主要目的是“避稅”,不過對于正常渠道而言,這是一條灰色途徑。
海關總署2010年第54號公告規(guī)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攜帶擬留在中國境內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2000元人民幣以內(含2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但煙草制品、酒精制品以及國家規(guī)定應當征稅的20種商品等另按有關規(guī)定辦理”。海關總署2010年第43號公告也規(guī)定,“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征收進口稅,但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
“個人在網上發(fā)布信息,幫人代購屬于個人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只要履行正常的海關手續(xù)、如實申報即可,商品出現問題一般應由委托人和商家直接協(xié)商解決,不屬于對外貿易等領域監(jiān)管的范疇;經營型網絡代購則極易與相關法律規(guī)定產生沖突,對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法律風險都很大,同時尚處于國家監(jiān)管的灰色區(qū)域。”有專家認為。
對此,有不少專家呼吁有關部門專門立法以調整海外代購中的“灰色地帶”。
同時,海外代購所存在的法律問題中信用問題也是經常出現的,其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信息信用問題、質量信用問題以及支付信用問題。由于跨國支付存在著支付主體虛擬、結算周期較長、監(jiān)管效力不夠等各類問題,很難保證結算支付活動能夠誠實守信且順利有效地進行,因此給網絡海外代購增添了多重風險。
不可控因素多 維權遭遇困境
國內不少消費者基于對國內母嬰產品安全性的擔憂,將目光投向了海外,代購、海淘等購物方式現在已經成為不少父母購物的經常性選擇。
海外代購雖然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其中卻也隱藏著種種陷阱。由于比起普通網絡購物,多出一道“代購”手續(xù),海外代購的不可控因素更多,消費者更難以通過正常渠道來維權。
盡管目前我國的海外代購日益紅火,但是產品安全和售后服務卻并沒有跟上快速發(fā)展的步伐。電子商務平臺的發(fā)展為海外代購提供了平臺,然而貨品真假難辨、退換貨以及維權困難等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些都讓消費者困惑。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對記者表示,他們在代購母嬰用品時還是“非常謹慎”。
相關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對國內網絡商品交易已有明確規(guī)范,但對海外代購這一類涉外交易,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還不完善。并且,海外代購的環(huán)節(jié)復雜、隱蔽,很難實施有效監(jiān)管,而私人代購更無從監(jiān)管。消費者代購買到假貨卻又得不到保護,根本原因是因為缺少海外代購的具體監(jiān)管規(guī)定,尤其是對于私下的民間代購更是缺乏監(jiān)管手段。
同時,海外代購的產品無論真假,消費者在貨物退換和售后服務方面都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目前,尚無針對個人海外代購的專門法規(guī),僅靠從事海外代購的個人自律,導致消費者在購買代購產品時維權困難。在網絡海外代購中一旦發(fā)生商品質量等問題,消費者難以直接找到位于海外的銷售方或生產方及時處理。
由于相關法律的缺失,就造成了消費者維權過程中維權渠道不明晰的局面。目前看來,消費者的維權渠道還主要依賴于行業(yè)自治,通過協(xié)商進行解決,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海外代購跨境的特點很容易使消費者維權的訴訟成為涉外案件,可能使得消費者處于極其被動且無能為力的狀態(tài)之中。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果是通過電商平臺或社交軟件上代購的產品,消費者可以維權,但維權成本很高。主要是網上代購屬于異地購買,消費者與經營者相距甚遠,雙方協(xié)商不便,而且相關產品的鑒定也比較麻煩。一旦經營者不承認產品有問題,消費者要維權,就必須到經營者所在地的相關部門投訴,而且由于海外代購涉及海外產品,要鑒定也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