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陪伴孩子21.2小時,你及格了嗎?今年的5月15日,是我市的第一個家庭教育日,主題就是“陪伴”。父母陪伴孩子,不僅有時長上的要求,陪伴的質量也很關鍵。 ...
每周陪伴孩子21.2小時,你及格了嗎?今年的5月15日,是我市的第一個家庭教育日,主題就是“陪伴”。父母陪伴孩子,不僅有時長上的要求,陪伴的質量也很關鍵。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胡福貞博士認為,陪伴不足的孩子在依戀關系上多數(shù)都會是不安全型依戀,對于孩子未來在人格等諸多方面都會有影響,還對婚姻、人際交往與家人相處等方面造成影響。
對于基本的陪伴時間,胡福貞博士告訴記者,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的“及格線”為每周21.2小時。在陪伴孩子時,最好能夠一起做一點事情,這些事情未必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一起堆個沙堡,一起做一盤菜,一起給生病的親人打電話,這些都能讓孩子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為人父母的力量、方法和對他們的愛和期待。”
胡福貞博士說,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用心陪伴孩子。“孩子們總是很敏感的,越小的孩子越清楚家長們何時心不在焉、何時在搪塞應付。那些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聊天的媽媽們無法敏感回應孩子的真實需求,孩子們也無法弄清楚陪在身邊的家長到底把心思放在哪里,這樣的家長就是研究者發(fā)現(xiàn)的被孩子們所稱的‘無臉媽媽’(沒有真實表情的媽媽),也是最無效甚至有害的陪伴。”
■小貼士
每個時期陪伴孩子的 方式都不同
青少年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孩子對家庭陪伴的需求側重點有所不同,相應的陪伴方式就有所不同。
胡福貞博士稱:
0-3歲是嬰兒期,初到人世的孩子,父母是他們與周圍世界之間的橋梁。這段時期,父母可以通過日??醋o、話語交流、戶外散步、家庭游戲等形式來陪伴孩子。
3-6歲是幼兒期,則可以一起運動、分享閱讀、走親訪友、探索自然來陪伴。
6-12歲的童年期,可以通過共同學習、學習陪伴、家庭活動、共同行走來相互陪伴。
13到18歲的青春期,孩子的朋友越來越多,想法也越來越多,此時,他們尤其需要家人的心靈陪伴。
對于留守兒童,胡博士建議父母最好每天跟孩子通話十分鐘,每年盡量多找時間回家陪伴孩子,有條件的家庭,父母至少一人回家跟孩子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