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按照年度抽檢計劃在全市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監(jiān)督抽檢監(jiān)測工作,檢出2批次喜安智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產品分別產自韓國每日乳業(yè)平澤工廠和樂天旗下帕斯特乳業(yè)工廠。
抽檢結果顯示,每日乳業(yè)平澤工廠和樂天帕斯特工廠生產的規(guī)格為750g/罐,生產日期分別為2016年9月1日和2016年5月13日的金鉆喜安智嬰兒配方奶粉(1段)和金裝喜安智嬰兒配方奶粉(1段)標簽均不合格。檢驗結果稱,“標簽中強調‘不含蔗糖、麥芽糊精’,但未標示出蔗糖、麥芽糊精的含量。不符合《GB7718-2011》中4.1.4.2條規(guī)定。”
不含有,怎么去標注含量呢?難道應該標注含量為0?對此,記者查閱《GB7718-2011》中4.1.4.2條規(guī)定:“如果在食品的標簽上特別強調一種或多種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較低或無時,應標示所強調配料或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
如果某成分含量為“無”時,也要求標注該成分的含量,原來文件就是這么規(guī)定的。
拋開這項云里霧里的規(guī)定,根據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以及2016年11月16日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嬰幼兒配方奶粉標簽標識不得標注多項內容,其中包括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樣強調未使用或者不含有的。
顯然,上述2批次產品的標簽標識均違背了奶粉新政的這一規(guī)定。
據了解,本次抽檢區(qū)域包括鄞州、鎮(zhèn)海、北侖、余姚、慈溪、奉化、寧海、象山等8個區(qū)縣(市)及高新區(qū)、東錢湖、杭州灣和大榭等4個功能區(qū),抽檢場所主要是超市和母嬰專賣店。抽檢數量為每個地區(qū)6批次,共抽檢72批次,除去不合格2批次外,其他70批次中也有來自韓國的其他品牌和國產品牌,這些都是合格的。
資料顯示,每日乳業(yè)成立于1969年,于2001年開始出口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而平澤工廠成立于1974年5月,主要產品有奶粉、乳制品、固體酸奶、黃油/鮮奶油果汁、RTD咖啡。
每日乳業(yè)出口中國的奶粉產品,并不包括喜安智。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每日乳業(yè)官網上出口中國的產品列表中并未看到這款喜安智奶粉,看來又是一款貼牌產品。
樂天旗下帕斯特乳業(yè),宣稱開發(fā)了韓國國內第一個LOW-HEAT工法。該工法能有效減少原奶中有助于嬰兒發(fā)育的各種營養(yǎng)成份的變形,從而生產出有助于嬰兒健康聰明成長的乳制品。據介紹,該公司采用荷蘭奶源,在韓國首度采用63℃環(huán)境下30分鐘低溫殺菌工藝生產帕斯特低溫殺菌奶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美味和營養(yǎng)。
眾所周知,韓國國土面積較小,根本不太適合大規(guī)模養(yǎng)牛,大部分韓國本土嬰幼兒配方奶粉都采用歐洲奶源。即便在韓國工廠采用低溫工藝,但能否基粉的最初一道工序,歐洲牧場原奶噴粉的過程中采用的是巴氏殺菌?
事實上,歐洲原奶噴粉、運輸到韓國工廠再殺菌,然后再通過濕法或者干法噴粉,進而得到成粉,這個過程存在至少兩到三道熱處理工序。韓國樂天旗下帕斯特乳業(yè)居然還口口聲聲宣稱低溫工藝奶粉,這個歐巴的臉皮實在太厚了。
值得關注的是,樂天帕斯特工廠生產的嬰兒奶粉曾被檢出能量不合格。2013年12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10月份不合格食品信息中,“韓羊”牌嬰兒羊奶粉、“美恩智”牌嬰兒奶粉均被檢出能量含量不達標,被退貨處理。
而2016年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欄目在京東、天貓等購買了19款熱銷奶粉,韓國的每日和有機宮奶粉都在其中,經檢測,這兩款奶粉的硒含量是每100千焦0.24和0.3微克,而我國的標準是每100千焦0.48-1.9微克,都沒有達到中國標準。
不可否認,在影視劇領域,韓劇在中國擁有一大批年輕的粉絲,但奶粉領域,中國年輕的媽媽們需要擦臉眼睛,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才是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