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認為,兒童生活的環(huán)境最好是平穩(wěn)而少曲折的,這樣的環(huán)境對兒童的心理沖擊比較小,兒童容易適應,有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
在心理測量中,有一個“生活用于測量表”,用于測量一個人近期的健康狀況:它通過計算一個人近期生活中發(fā)生的動蕩事件,來預測此人近期是否會生病。研究發(fā)現(xiàn),生活變動大會引發(fā)身心疾病。例如,被批評、發(fā)生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等等都可能引發(fā)一個人的心身疾病,當然生活變動時間也包含一些正面、積極的事情,例如升學、搬新居等等。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吵架、離婚,教師責罵、體罰,同伴的拒絕等,會使兒童產(chǎn)生緊張、焦慮、悲傷、恐懼和自卑等消極心理。
這個理論聽起來似乎和我們的主題——讓幼兒體驗挫折是矛盾的,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1.生活中,我們無法避免地要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情境,每個人都如此。
常見的小挫折包括:上班時差幾秒鐘沒趕上公共汽車而只好在車站等很長時間;工作中偏偏碰到一個脾氣古怪的合作者;考試沒考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挫折情境。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樣,吃飯時不小心把碗打翻了,上廁所時不知怎么尿到了褲子上,這些事情的發(fā)生也是那么不可預料。所以,我們不能避免生活中的曲折,而是要學會應對生活中的曲折。
2.我們提倡的是讓孩子適當體驗挫折,而不是一下子把孩子拋到一個萬丈深淵。
對于孩子來說,適當?shù)拇煺酆屠щy就是通過他們的努力能夠解決和克服的難題。我們不能對孩子提出超越其年齡特點的要求,否則孩子體驗到的不是“適當?shù)拇煺?rdquo;,而是“徹底的絕望”,從而喪失了自信。
研究者曾經(jīng)在動物身上做過一個實驗:把狗關(guān)到一個大籠子里,籠子的地板可以通電。開始的時候,整個地板都通了電。地板一通電,狗就會向各個方向逃避,想躲開令它痛苦的電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努力后狗放棄了躲避,因為無論如柯它都躲避不了電擊。隨后,實驗條件發(fā)生改變:籠子里通電的地板只有一半。
如果狗躺在左邊,那么右邊的地板是沒有電的。但是,實驗的結(jié)果是,狗已經(jīng)絕望了,通電時它一動不動地趴在那里,沒有絲毫的掙扎,不做任何的努力。雖然這是個動物實驗,但是我們可以把結(jié)果推論到人類身上:失望的情緒會使人放棄一切努力。
3.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成人要給予恰當?shù)囊龑Ш蛶椭?/p>
就像我們不會把一個新生兒放到野外的惡劣環(huán)境中,讓他們經(jīng)受風吹雨打、任他們自生自滅一樣;在孩子遇到精神和心理上的風雨時,我們也應該提供溫暖的支持。例如,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就應該為孩子生活中的這一重大變化做準備,幫助孩子平穩(wěn)地過渡:帶孩子去參觀幼兒園,告訴孩子幼兒園中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在幼兒園遇到困難可以向誰求助……如果有這些鋪墊,孩子的眼神是不可能因上幼兒園而“絕望”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挫折事件是不受歡迎的,但是我們不能阻止它的發(fā)生;當挫折事件發(fā)生后,如果幼兒能夠勇敢地面對它、自信地解決它,那么挫折事件反而是孩子成長的契機。適當?shù)拇煺劢逃?,能使孩子獲得受用一生的心理素質(zhì):不怕挫折、敢于面對挑戰(zhàn)。
? 1999-2020 嬰童品牌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