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一名七個月大的小男孩,因為窒息心跳驟停被送醫(yī)搶救,醫(yī)生搶救時發(fā)現(xiàn),卡住小孩氣管的,居然是兩瓣橘子兩囊,而這以普普通通的食物,竟奪走了小孩的生命。
下午三點左右,蘇州木瀆人民醫(yī)院麻醉科的徐醫(yī)生接到緊急電話,說急診室里有個還不滿一歲的孩子,發(fā)生了窒息需要立刻切開氣管。蘇州木瀆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yī)師徐斌說,當時孩子送來的時候已經沒有生命體征了。醫(yī)生在插管的過程中看見孩子的氣管開口處有兩個橘子的囊,盡管后來醫(yī)生把橘子取出來了,但是依舊沒能挽救這個孩子……
當了二十多年醫(yī)生的徐斌怎么也沒有想到,卡住孩子喉嚨的,居然就是兩瓣橘子囊。徐醫(yī)生說,之前遇到異物卡喉大都是果凍之類的東西。 剛出生才七個月的孩子,還沒有來得及喊出一聲爸爸媽媽,就離開了人世,而"兇手"居然是再普通不過的兩瓣橘子囊,孩子家長當場就崩潰了。
怎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慘劇呢?原來,事發(fā)當天孩子的外婆帶著孩子,忙碌之余把孩子交給了一個鄰居互相照看,鄰居出于好心給孩子吃了兩瓣橘子,沒想到就出事了。
醫(yī)生表示,嬰幼兒的食管直徑只有1厘米,和一根粗吸管差不多粗細,很容易被噎住。6個月之前只能吃流質食物,6到12個月慢慢學會了咀嚼,但仍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
生活中有許多寶寶被嗆到的情形,還有許多因為嗆進了氣管導致孩子失去生命的情況,所以寶寶被嗆到是很嚴重的事情,那么寶寶嗆到了怎么辦呢?
寶寶嗆到了可采用海姆立克法急救
異物進入氣管非常危險,在搶救的時候盡量要把握黃金6分鐘。如果超過6分鐘,及時孩子搶救過來,也會或多或少的造成腦損傷。孩子被嗆住,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把這些異物直接摳出來,這里介紹海姆立克法。
1.對于較小的孩子(3歲以內),救護人應馬上把孩子倒立抱起來,一只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用手捏住孩子顴骨,讓其臉朝下的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另一只手拍打其背上拍5-6次,并觀察異物是否吐出。
2.如果異物未吐出,可以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采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3.對于較大的孩子,救護者要立刻站到孩子身后,進行腹部快速擠壓,以排出異物。具體方式是用一個拳頭大拇指的一側頂住孩子肚臍以上、胸骨中間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頭,用力往上擠壓,直到異物被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沖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被突然的沖擊,產生向上的壓力,壓迫兩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這股帶有沖擊性、方向性的長驅直入于氣管的氣流,就能將堵住氣管、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使人獲救。
注意:即便孩子通過劇烈咳嗽或者是家長急救將異物排出,還是需要送去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毫不夸張的說,孩子被嗆住是非常危險的情況,家長應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孩子嗆到。
寶寶嗆到了應做好平時預防工作
1.不在孩子哭鬧玩耍時喂食
在喂食方面不恰當導致孩子窒息死亡的案列是非常多的,很多都是因為孩子進食的時候大聲哭鬧,吃東西時跑動而造成的,因為隨便一個絆倒或者一個趔趄就有可能導致食物進入氣管。另外,在車上喂食也是要禁止的,車的顛簸也會讓食物進入孩子氣管。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在給孩子喂藥的時候需要注意,孩子都不喜歡吃藥,家長往往就會采取"硬灌"的方式,這個時候,孩子又哭又鬧,很容易發(fā)生危險。更有些家長,強硬地捏住孩子的鼻子灌,孩子鼻腔的呼吸被阻斷,這種方法危險系數(shù)更高,千萬不能這么做。
2.盡量避免軟性食物
從各大兒科醫(yī)院的病例中發(fā)現(xiàn),軟性食物嗆到氣管里的危險更大。類似瓜子、糖果、藥丸、蠶豆、花生米、櫻桃、豌豆、龍眼、硬幣、玩具零件之類的硬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被咳出來,但像稀飯、泡泡糖、香蕉、葡萄、果凍、糯米團、湯圓、年糕等軟性食物黏在氣管里,卻很難排出來。即使送到醫(yī)院,處理起來也比硬性食物麻煩。
上述食物容易導致窒息,并不是說寶寶就一定不能吃。家長在喂養(yǎng)的時候,應根據(jù)寶寶的月齡,盡量把食物切成較小的丁狀,并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喂養(yǎng)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