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弱,稍不留神就著涼感冒,引發(fā)咳嗽。針對寶寶咳嗽,爸爸媽媽們該如何應對呢?
一、寶寶咳嗽不一定是病
為了讓寶寶止咳,父母常常再三懇求醫(yī)生趕快開些好藥止住咳嗽。然而,孩子用了許多價錢昂貴的藥物,為什么癥狀并沒有多少好轉(zhuǎn)?這其中存在善意的誤會——“醫(yī)生看病一定要開藥,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藥”。
從醫(yī)學角度出發(fā),咳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體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辦法。3歲以下的小兒咳嗽反射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父母一見小兒咳嗽,便給予較強的止咳藥,咳嗽暫時停止,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而大量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nèi),會造成氣管堵塞。另外,小孩子早上起床有幾聲輕輕的咳嗽,這是生理現(xiàn)象,只是清理晚上積存在呼吸道的黏液,父母不必擔心。
二、注意疾病引起的咳嗽的同時,寶寶的咳嗽癥狀還是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因為它也是諸如感冒、支氣管炎、咽炎、哮喘、肺結(jié)核等疾病的表現(xiàn)。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疾病所導致的咳嗽聲是有區(qū)別的,如果此時父母能懂得一些知識,就能立即了解疾病的輕重緩急,這對治療是有幫助的。
聽音辨病
1、普通感冒:咳嗽時帶痰,不伴隨氣喘或是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黑夜;
2、百日咳:猛烈而沙啞的陣咳——呼吸一次陣咳多達25下。孩子用力吸氣的時候會發(fā)出尖銳的吼鳴聲;
3、哮喘:持續(xù)咳嗽并常常伴有喘鳴或氣喘,咳嗽時間長達10天以上,晚上或是在運動后病情會加重,而且當孩子接觸到花粉、冷空氣、動物皮屑、粉塵或是煙霧的時候,咳嗽都會加重;
4、流感:由喉部發(fā)出的、略顯嘶啞的咳嗽,隔一段時間咳一下,有時候干咳,有時候帶痰;
5、細支氣管炎:咳嗽時有痰或伴有氣喘,呼吸短促、微弱,或是呼吸困難;
6、反流性食道炎:孩子進食之后出現(xiàn)氣喘及持續(xù)的沙啞的咳嗽;
7、義膜性喉炎:表現(xiàn)為強烈的干咳,聲音非常清晰,類似于海豹的吼叫聲,通常發(fā)生在午夜。這種聲音不同于你以前聽到過的咳嗽聲。
三、家庭護理
專家認為:光吃藥不護理,對寶寶疾病的恢復沒有好處。因此,父母應該認識到家庭護理的重要性。可護理工作應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1、鼓勵孩子多休息。睡覺時可用幾個枕頭把孩子后背和頭撐起,以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到他的喉嚨。嬰兒可在頭部的褥墊下放一個枕頭;
2、讓孩子有一個無煙的環(huán)境,注意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等刺激;
3、做好寶寶排痰護理,寶寶感冒咳嗽期間易發(fā)痰,有時痰排不出,寶寶喉嚨容易發(fā)癢,咳嗽連續(xù)不止,為了讓寶寶更舒服些,介紹幾種為寶寶排痰的家庭護理法。
方法:
①拍背法———痰咳不出時的應急方法
在寶寶咳嗽的間隙,讓患兒側(cè)臥或抱起側(cè)臥。家長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狀,輕輕地拍打患兒前胸及側(cè)胸背部。拍左側(cè)向左側(cè)臥,兩側(cè)交替進行。拍擊的力量不宜過大,要從上而下,由外向內(nèi),依次進行。
每側(cè)至少拍3-5分鐘,每日拍2-3次。拍背法不僅能促使寶寶肺部和支氣管內(nèi)的痰液松動,向大氣管引流并排出,而且可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支氣管炎癥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愈。
②飲水法———讓咽喉保持濕潤
咳嗽的寶寶,經(jīng)過呼吸道的不顯性水份丟失會很高,氣管內(nèi)相對缺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癥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讓患兒多飲水,尤其是23℃左右的涼開水,對咽喉部有良好的濕潤和物理治療作用。
多飲涼開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釋,容易被咳出,利于止咳和祛痰,有利于局部炎癥的消除。同時,涼開水還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使機體代謝所產(chǎn)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從尿中排出,從而減輕其對呼吸道的刺激。
③蒸氣法———不錯的物理療法
將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對著升起的水蒸氣并吸放,可使痰液變稀利于咳出,還可減輕氣管與支氣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腫,減少咳嗽。但千萬要小心燙傷,避免發(fā)生意外。
④藥物法———最快速的化痰止咳法
寶寶用藥應非常的謹慎,不能隨便服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咳嗽中樞不利于排痰。痰少黏稠不易咳出的,可選擇止咳祛痰藥物,需咨詢兒科醫(yī)生后再用藥。家長還可在家中制作川貝燉雪梨、銀耳湯也有利于化痰止咳。
寶寶的抵抗能力較弱,面對突然轉(zhuǎn)變的氣候或者溫度,不能像大人一樣很快適應,這時候家長就要多注意了,注意根據(jù)氣溫的變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同時讓寶寶多吃水果,均衡補充維生素,最重要的是要增強寶寶的運動量,從身體素質(zhì)上增強寶寶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