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屆抖音創(chuàng)作者大會上,字節(jié)跳動CEO張楠公布了抖音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億。這意味著,接近一半的國人都在抖音上“趴著”。
其中,不乏準媽媽、新手寶媽、二胎媽媽等。
而且作為種草帶貨的平臺,抖音也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且抖音也在打造自己的商業(yè)生態(tài)。
但是在抖音上面開具官方賬號的營養(yǎng)品品牌卻少之又少。
平心而論,抖音作為一個可以賣貨的新渠道也好,亦或是能夠傳播種草的新工具,營養(yǎng)品人運營得并不是很好。
我在抖音上以品牌官方號的形式,做了簡單的羅列和盤點發(fā)現(xiàn),很多在市場上還算活躍的品牌,其實還沒有開始涉足抖音。
而在抖音上能夠開設官方公眾號的品牌,大體分為三種:
一種是科普類的,主要是發(fā)布育兒知識,不賣貨,不直播,甚至連抖音小店都還沒有開啟,但是這種類型的賬號獲贊和粉絲都比較多;
一種是賣貨類,只要是發(fā)布產品,重心在產品介紹,抖音店鋪的產品也很全,經常做直播,產品的銷量還不多,但其實是粉絲和點贊不是很多;
還有一種是兼顧兩種,視頻做科普,直播來帶貨,相輔相成,或者是一個品牌分別注冊好多賬號,有的科普,有的帶貨,形成賬號矩陣。
但是,作為最需要種草和教育的品類,相較于其他行業(yè)的品牌,營養(yǎng)品在抖音的起步晚,投入較少,整體粉絲數(shù)量和點贊量都比較低。
筆者分析,大致有兩個原因。
一是營養(yǎng)品比較專業(yè),且更需要線下一對一面對面指導,做線上教育的效果會打折扣,和寶媽主動收看的意愿度,以及視頻內容的專業(yè)度有很大的關系;
另一方面,不少營養(yǎng)品品牌雖然比較專業(yè),但在品牌年輕化程度上不夠,對于新工具的運用其實尚在摸索的階段,對于抖音、小紅書等線上營銷這種專業(yè)的事情,也需要獨立組建團隊運營,且運營成本并不低。
此外,也有不少品牌,雖然沒有自己的官方號,但是通過亮相各種大咖的直播間、視頻種草、平臺等,曝光量很大,對品牌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
而對于年輕人聚集的抖音,種草帶貨能力極強的平臺,我們還是樂見其成,相信很多營養(yǎng)品品牌也會加快布局線上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