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有傳言說,我國教育學制將會發(fā)生一些變化,這種傳言愈演愈烈。起因是現(xiàn)在中小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尤其是中學生一直承受著沉重的學習負擔。
在這樣的情況下,六年的小學學制,似乎顯得沒有什么必要。有一些聲音表示,不如減少小學的學制時間,增加中學學制時間,以此來減輕中學生學業(yè)負擔,改善中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663”學制,學生需要讀6年小學,讀3年初中,再讀3年高中。如果將“663”學制改為“543”,學生有更多時間準備中考。
目前中考競爭越來越激烈,不管是學生還是學生家長,都希望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準備中考。那么對于熱度頗高的“543”學制,教育部如何回應?
“543”學制呼聲很高,但教育部給出了明確答復,表示暫時不會改變“633”學制。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633”學制是最合理的,最能適應教育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并沒有進行修改的必要。
相關數(shù)據(jù)表示,初升高比例是固定的,能上高中的學生人數(shù)變化并不大。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學制是相對科學的,在最近幾年時間里,沒有什么改變的必要。如果貿(mào)然改動,很有可能引發(fā)一些沒必要的問題。
分析:如果把“633”改為“543”學制,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
中考改革后,只有50%學生能進入高中學習,其它學生只能進入到職高、中專中學習。因此初中生學業(yè)壓力很大,家長也跟著焦慮。如果能多一年時間復習,學生也能提前適應中考節(jié)奏,提升上高中的概率。
不過這里也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初中階段從3年改為4年,也有可能讓學生覺得有些“疲”。從初一開始,學生就不得不為中考做準備。到了第四年,學生學習動力可能會下降。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反而會對學生中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初中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不僅影響學生身心成長,更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如果孩子在初中階段,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那么在高中階段,依然也會保持這樣的好習慣,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
如果學生在中考中沒有取得理想成績,可能就沒有辦法讀高中,只能選擇讀中?;蚋呗殹V锌紱]有復讀的機會,也就是說學生必須要牢牢把握住唯一的機會。初中學制的延長,可能會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更深刻的認知,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
在家長看來,小學階段的學習,難度并沒有那么高,沒必要花費6年時間去學習。小學是孩子打基礎的時候,即使打基礎很重要,5年時間也足夠了。
花費6年時間去打基礎,并沒有太多必要。很多家長都表示,與其讓孩子讀6年小學,不如挪出1年時間放在初中階段。
家長之所以會傾向于將“633”學制改為“543”學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對中考的焦慮。中考形勢的嚴峻,讓家長不得不為自己孩子感到擔憂。
畢竟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正常讀高中,將來為考上理想大學而努力。如果連讀高中的機會都沒有了,未來發(fā)展前途就很難說了。
現(xiàn)在我國教育事業(yè)正在蓬勃發(fā)展中,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減負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問題。“633”學制之所以更加合理,也和這個因素有關系。
在小學階段,學生要做的就是打牢基礎,為接下來中學學習生活做準備。與此同時,孩子的心成長狀況也很重要,我們當然更希望孩子可以全方面發(fā)展,成為綜合素質出眾的人才。
結語:家長對中考的擔憂可以理解,但要提升孩子的中考成績,根本還是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而不單單是改變學制。如果學制發(fā)生改變,孩子也很有可能無法適應中學的學習節(jié)奏。因此對這個問題,學生和家長還是應該全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