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奶茶,各有各的“紅”法。近日,有一款奶茶,以造型走紅,瓶身不是常規(guī)的手搖杯,而是“洗衣液瓶”。
5月15日,紅星新聞報道,這款“洗衣液奶茶”火爆于南京,是一家餐飲店推出的泰式奶茶產品。因奶茶是洗衣液瓶身造型,有人擔憂會造成兒童誤食洗衣液。在接到舉報后,南京市相關部門迅速展開調查。17日,相關餐飲店也下架了這款奶茶。值得注意的是,在重慶、廣州等地也有類似產品出現。
“洗衣液是什么味道”,當商家利用洗衣液瓶營銷奶茶時,心思不言而喻:利用日用品和食品的反差賣奶茶。不能食用的日用品包裝和可食用食品組合在一起,帶來一種詭異“獵奇感”,商家以此吸為噱頭引消費者眼球。
看似是創(chuàng)意營銷,實則突破了營銷邊界。創(chuàng)意營銷不意味著沒有標準,商家在設計中故意混淆日用品和食品的界限,忽視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網友分享的洗衣液造型奶茶。圖/社交平臺截圖
在特定的場景下,很少會有人混淆白色洗衣液的和椰汁的區(qū)別,但當包裝打破了這個界限,椰汁甚至追求洗衣液的質感時,很容易造成認知混淆。面對相似的包裝,成年人或許不會產生疑惑,但對于認知能力尚不成熟的兒童來說,很可能被造型誤導,誤食真正的洗衣液。
奶茶店為了賣貨,想方設法吸引消費者注意力沒什么不對,但以造成他人潛在人身損害風險為代價的營銷,還需掂量掂量。如此“獵奇營銷”甚至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風險。
▲一些網友對洗衣液造型奶茶的看法。圖/社交平臺截圖
說到底,奶茶也是一種食品,食品本身的競爭力還是在于“口味”,口味之外的一切營銷手段都是點綴。
面對商家營銷手段的“新苗頭”,相關部門要加大監(jiān)管的力度,對于產品標識不清、涉嫌混淆誤導的宣傳,要及時予以糾正,嚴肅整頓,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洗衣液奶茶”已下架,南京監(jiān)管部門啟動調查
5月17日,新京報記者從“洗衣液奶茶”所在的南京南椰里·泰式大排檔了解到,目前“洗衣液奶茶”已經下架,南京相關監(jiān)管部門5月16日到店進行過調查。
對于該事件,《檢察日報》發(fā)文指出,產品包裝創(chuàng)新“出圈”固然重要,但是必須觀照社會現實,不能明知產品有“誤導”之嫌,還故意利用“誤讀”吸睛牟利,否則可能侵害消費者權益,更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對于奇葩包裝應該強化市場規(guī)范和商家自覺。
根據報道,南京當地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已接到相關投訴,建鄴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將展開調查,15日之內會有初步結果。5月17日,涉事門店南椰里·泰式大排檔一位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產品已經下架,監(jiān)管部門也已到店調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