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到今年,走訪市場的過程中,終端母嬰門店都在不約而同地調整品類結構,調整最大的莫過于奶粉了。
以往傳統(tǒng)母嬰門店奶粉的占比50%是常見,60%-70%也很正常,但是現在經過三年的疫情,經濟的摩擦、奶粉大盤的萎縮,傳統(tǒng)母嬰門店在轉型的過程中也意識到:奶粉占比太高,單條腿走路太危險了。
母嬰門店在調整奶粉的占比,而羊奶粉卻始終越不過牛奶粉,是因為羊奶粉賣得不好嗎?
“羊奶粉占比不高,可不是羊奶粉賣得不好。”
不管怎樣調整,母嬰門店的貨架上羊奶粉始終占有一席之地,這一點不論是正在轉型的傳統(tǒng)母嬰店門店還是精品店不能否認羊奶粉的市場,不論是作不作為主推,羊奶粉已經是終端母嬰店的標配。
傳統(tǒng)母嬰門店這樣說
“不是奶粉不行了,而是需要母嬰店會賣奶粉了。”
傳統(tǒng)母嬰門店是在母嬰市場摸爬滾打過的“老人”,她們經歷過奶粉的黃金發(fā)展時期,吃到最大的人口紅利,但近幾年的母嬰市場也給了她們狠狠一擊。
“以前賣奶粉,我們有很大的話語權,寶媽基本不會打磕巴,現在不一樣了,說是消費者迭代,但也確實是顧客兜里沒錢了,但是品味還在,了解的渠道也多了,有的比我們店里的導購都懂,這怎么賣?”消費者比母嬰店專業(yè),這是很多母嬰店的一大痛點。
“之前我認為,羊奶粉只是宣傳賣點的一大噱頭,所以我不去左右消費者的購買意向,主要看顧客自己的需求,顧客主動問,就介紹一下羊奶粉的產品,顧客不問我也不推。”
這是羊奶粉最初進入母嬰店的情況,但是隨著消費者主動詢問得多了,門店不得不重視起來,發(fā)現確實很多寶寶喝羊奶粉比牛奶粉更適合,這讓母嬰店的老板意識到,只賣奶粉是不行的,還得“會賣”。
一位母嬰店的老板想要了解產品的奶源、配方并不難,真正難得是要根據寶寶的成長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感覺到問羊奶粉的顧客越來越多之后,我就在了解羊奶粉的同時,全面學習寶寶的健康知識,有些孩子確實是過敏體質,家長不知道,醫(yī)院也查不出過敏原。”
“會賣”羊奶粉之后,這位老板店里的羊奶粉一直穩(wěn)步增長,別的品牌在下滑甚至銷量腰斬,而她店里的兩款羊奶粉增長一直很穩(wěn)定。
精品店這樣說
“進來得晚了,好的品牌渠道已經被占了,奶粉拿不到好資源。”
精品店近幾年逆風增長,在傳統(tǒng)業(yè)態(tài)出現下滑之時,精品店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精品店的一大特征就是奶粉占比低,在江浙一帶,精品母嬰店的奶粉占比大多控制在20%以內,與營養(yǎng)品、零輔食、玩具、洗護等品類 沒有明顯差別,全品類發(fā)展是一點,還有一點就是:進入得晚了,沒有好的品牌渠道。
有的精品母嬰店奶粉只有五個品牌,但是牛奶粉、羊奶粉、有機奶粉、特配粉都有,在湖南的一家精品母嬰店,只有一款羊奶粉品牌,就能賣到當地排名前三,一場單品活動能賣出幾百罐。
母嬰店的老板用專業(yè)解決的是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最普遍的問題,隨著過敏體質寶寶越來越多,羊奶粉會受到更多人的認可,但是龐大的體量需要專業(yè)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