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有不少的媽媽都有疑惑,國外的奶粉真的不適合中國寶寶嗎?
首先這個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的,沒有哪一款國外的奶粉標注說自己更適合中國寶寶,或者專為中國寶寶體質研發(fā),這類說明。
有科學家做過試驗,對來自于七個不同國家媽媽們的母乳組成進行研究,如何就發(fā)現(xiàn)母乳組成成分在不同種族中是相對一致的,其中脂肪的成分是差異最大的。
重要的是不同種族之間的母乳差異程度,跟同種族的不同個體母嬰差異程度基本相同。
所以嬰幼兒配方奶粉研發(fā)是針對所有寶寶,是以母乳為基礎,對牛奶、羊奶進行改造,以此來確保寶寶食用能夠正常發(fā)育,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模仿母乳。
這也就表明,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不分國界的。
如果非要對比國內外奶粉的區(qū)別優(yōu)劣,那也只能從奶源、配方和技術,這方面進行對比,而不是打著所謂的標準營銷。
那有的媽媽認為,國外的奶粉并不符合我國標準,央媽都已經報道了,絕對不能給寶寶吃!
那么,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首先,國外的奶粉確實是不符合我國的奶粉標準,但是為什么一定要讓國外的奶粉符合我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呢?
國外的奶粉當然是要符合自己國家的標準,拿德國版愛他美來說,它符合的就是德國本地和歐美標準。
歐盟的標準不高嗎?
要知道,我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局的乳制品標準,大部分都是參照歐盟標準制定的。
2023年即將執(zhí)行新國標,新國標在慢慢的像國際標準靠攏,更確切的說是向成熟的歐盟標準靠攏,所以去糖化和低蛋白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畢竟新國標最主要的調整就是DHA、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之前國外的奶粉就因為蛋白質含量低而引起軒然大波,但其實蛋白質低才更加接近母乳,所以我國的新國標中,已經大幅度下調了蛋白含量的下限。
畢竟日常飲食中,寶寶也可以攝入足量的蛋白質,還有就是母乳中的蛋白質可能也就1.1-1.3左右,如果非要看的話,母乳也不符合國標。
那么母乳真的不好嗎?
奶粉新國標中,DHA的含量標準最低值做了明確要求,還變更為“mg”,目的就是與海外版奶粉一致,更便于消費者比較和評估。
媒體們宣傳的不符合標準,不代表著就有安全問題,只不過是在營養(yǎng)元素的添加上,不符合我國的標準。
所以說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很正常。
國際上CODEX(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了一份嬰兒營養(yǎng)需求的指南,不同的國家均會以這份指南作為基礎,參考各國的具體情況來設定自己的標準,對某些指標的數(shù)值范圍來進行調整,并且各國也會以自己設定的標準作為執(zhí)法標準來規(guī)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