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diào)要及時補鈣、早點補鈣?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鈣吸收率會逐漸降低,如嬰兒的鈣吸收率大于50%,兒童約40%,成年人為20%,老年人僅15%左右。很多家長在給寶寶選擇補鈣產(chǎn)品時都會聽到關(guān)于鈣劑型的不同說法:
1. 固體鈣(咀嚼片、軟糖等)的鈣含量高,吃固體鈣的效果好。
2. 液體鈣(滴劑、膠囊等)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液體鈣比固體鈣更好吸收嗎?究竟哪種劑型適合寶寶呢?其實不光是劑型,產(chǎn)品的鈣源和鈣元素含量均是選擇鈣制劑時的關(guān)鍵因素,究竟應該怎么選?
-鈣源-
鈣源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效果,常見鈣源包括無機鈣、有機鈣。
無機鈣包括碳酸鈣、磷酸鈣、氯化鈣、氫氧化鈣等。優(yōu)點是含鈣量高,但只有進入胃腸道與胃酸反應形成可溶性鈣離子后才容易被吸收,而且對胃腸道刺激性大。
有機鈣包括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醋酸鈣、枸櫞酸鈣等,對胃腸道刺激小,但鈣含量相對較低,相對更適合嬰幼兒群體。
選固體鈣還是液體鈣?
最后,我們通過示例產(chǎn)品和寶寶對鈣攝入的需求,針對不同人群來教大家選擇合適的鈣劑。
-6月齡~2歲的小寶寶-
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胃腸道尚未發(fā)育完全,在寶寶缺鈣的情況下,建議選擇對胃腸道刺激較小的有機鈣。在此基礎(chǔ)上,液體鈣更方便小寶寶食用。
需注意的是:
1. 6月齡~2歲的寶寶在奶量充足的情況下,能夠滿足機體對鈣的需求,如果寶寶并不缺鈣,不建議補充。但出生2周后寶寶必須要補充維生素D。
2. 鈣含量不宜過高,此階段寶寶的鈣需求量不大,過量補充會影響鐵、鋅等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
3. 此階段寶寶不接觸任何添加糖和香精香料,注意查看產(chǎn)品配料表。
-2~3歲的寶寶-
如果胃腸道功能健康,可選擇液體鈣或固體鈣都可以。
如果寶寶胃腸道功能較弱,建議選擇有機鈣進行補充。
需注意的是:
1. 若選擇固體鈣,要注意不滿3歲寶寶吞咽的安全問題,建議將鈣片粉碎后沖少量水服用,不建議選擇軟糖類鈣劑。
2. 鈣含量不宜過高,若產(chǎn)品中的鈣含量偏高,建議隔天服用。
-3歲以上的兒童-
在胃腸道功能健康的情況下,可選擇液體鈣或固體鈣都可以。
需注意的是:
1. 如果寶寶容易便秘,不建議食用無機鈣。
2. 此階段寶寶對鈣的需求量增加,但一次性補充大量的鈣不易吸收,建議在一天中分次服用。
了解了常見鈣劑之后,家長們還需要了解一下,寶寶一天需要多少鈣?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鈣的每日推薦攝入量:0~1歲250㎎;1~3歲600㎎;4~6歲800㎎。另外,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
寶寶的日常食物中,奶和奶制品、豆制品以及深色蔬菜都是鈣的良好來源。如果寶寶日常在喝配方奶粉或純牛奶,且奶量能夠滿足500毫升,那么大約能滿足400~500mg的鈣攝入。
因此,補充鈣劑時需充分考慮食物來源的鈣攝入量,避免過量補充。如果兒童長期缺鈣,易出現(xiàn)夜間盜汗、手足抽搐等癥狀,易患佝僂??;青少年長期缺鈣則容易導致骨骼生長不良,每天鈣攝入量低于300mg可能導致成年時身材矮小。
此外,說到補鈣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好搭檔”——維生素D。俗話說,補鈣不補D,作用減一半,這是因為維D能促進鈣在小腸的吸收,并將鈣轉(zhuǎn)移至血液中,最終沉積至骨骼。
如果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鈣磷的代謝,寶寶的骨頭不能鈣化,骨骼變軟甚至彎曲,引起“X”或“O”型腿,還有“雞胸”、“肋骨串珠”、出牙晚等問題。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寶寶在出生數(shù)日后就應該每日補充維生素D10μg(400IU),1歲后仍應該每日補充15μg(600IU)。
? 1999-2020 嬰童品牌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