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奶粉始終是大眾公認的母嬰店核心經營品類,其第一品類的地位不容撼動,但隨著奶粉市場格局加速調整,品牌集中度提升的同時通貨產品利潤空間愈發(fā)收窄。自此,母嬰店曾經賴以生存的支柱品類陷入增長困境,母嬰店亟需尋找奶粉之外的潛力品類。
過去幾年,大家一度把營養(yǎng)品看成母嬰店的救命稻草,但營養(yǎng)品背后的核心邏輯還在于母嬰店主對于營養(yǎng)調理知識的掌握和一對一的跟蹤服務指導,這對母嬰店員工的專業(yè)水平以及精力均提出較高的要求,因而將營養(yǎng)品作為門店第二大增長曲線并非適用于所有母嬰店。在新母嬰店團隊走訪線下渠道時,一經銷商就曾表示:“營養(yǎng)品對傳統(tǒng)門店來說是一個能掙錢的品類,但不是大頭”。一營養(yǎng)品品牌負責人也表示:“雖然很多門店將營養(yǎng)品視作救命稻草,但由于營養(yǎng)品對人的依賴性較強,規(guī)模化發(fā)展比較困難。”
與之相對的是,棉品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從業(yè)者反復提及。在和一線從業(yè)者交流的過程中,不少母嬰店店主都認為棉品是一個值得被重視的品類,且利潤也比較可觀。廈門京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榮旋曾表示:“棉品將是母嬰店未來除營養(yǎng)品之外,增長最多的品類。”此外,淄博優(yōu)佳愛嬰總經理李民也表示,門店業(yè)績增長主要依靠服裝和營養(yǎng)品,且服裝板塊占到了整體品類的30%,遠超營養(yǎng)品占比。
從上述從業(yè)者的觀點中不難發(fā)現,此前一直不被看好的棉品似乎正在重塑其在母嬰店的占位,在機會品類向核心品類的進階中,母嬰店又該如何做好棉品生意?
一是加強門店一把手對棉品的重視程度,肯定其潛在價值與增長機會。奶粉、營養(yǎng)品能成為核心經營品類的首要因素便在于門店經營者的重視度比較高,愿意在門店給予較大的貨品陳列面積以及對員工進行產品培訓,有的門店甚至還會設置專區(qū),實現專人專管。反觀部分門店在棉品的管理上則略顯粗糙,不僅上至老板下至員工都缺乏棉品的相關專業(yè)知識,甚至也沒有給棉品留出合適的陳列位置,而將其隨意擺放在門店看不到的地方,自然也不會有用戶進店購買。
二是明確銷售預期,做好庫存管理。談起售賣棉品的首要痛點,首當其沖的便是庫存問題,而貨品結構設置不合理恰恰是引起庫存堆積的重要原因,想要避免庫存問題就必須在采購前設置合理的銷售預期,這就需要采購人員對內能把控商品銷售數據,對外能把握用戶消費風向,比如能根據門店所在區(qū)域,選擇本地用戶喜愛的面料、款式、風格等,并根據門店實力匹配對應的產品。此外,在售賣過程中,門店人員還應實時把握貨品售賣情況,對于暢銷產品要及時補貨,對于滯銷產品要及時尋找方法進行處理,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三是回歸品牌效應,提升產品價值。此前我們一度認為門店做棉品主要是看重其高毛利的特性,但是新母嬰店在近期走訪線下市場時發(fā)現,很多門店在利潤之外,也開始看重棉品的品牌屬性,不少精品母嬰店在做童裝等棉品一類的選品時更傾向找有品牌力的。此外,一位精品母嬰店老板也表示,“母嬰店定位不同,在棉品的選擇上可能會有些許差別,但整體來看,門店在選品上較之前,肯定是趨于品牌化。”
總的來看,棉品是一個值得被重做一遍的品類,尤其在奶粉和營養(yǎng)品市場漸趨飽和的情況下,母嬰店若能夠把握住棉品品類機遇,積極布局和拓展業(yè)務范圍,必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